性激素常规六项检查,主要是为了检测怀孕生殖能力,这六项检查具有什么临床意义呢?
促卵泡刺激素(FSH)的临床意义
1、升高:
常见于绝经、卵巢早衰和卵巢切除、下丘脑和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瘤、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及原发性闭经。
FSH>15mIU/mL:生育能力较差;
FSH>40mIU/mL:临床上代表卵巢功能衰竭。
2、降低:
见于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治疗;FSH浓度异常也可能提示下丘脑-垂体轴功能紊乱,在性成熟的成年人当中,FSH缺乏及其它性激素浓度降低可提示垂体功能减退。
促黄体生成素(LH)的临床意义:
可预测排卵期、诊断不孕症及垂体和性腺功能障碍;为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选择精确时间。
升高:原发性闭经、绝经、早发性卵巢衰竭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高促性腺素性功能减退症或排卵期。
降低:垂体功能减退、席汉氏综合、使用雌激素治疗等。
泌乳素(PRL)的临床意义:
PRL升高说明垂体功能紊乱。
高PRL血症会抑制卵巢类固醇激素的分泌,干扰卵泡成熟以及LH和FSH的分泌,抑制卵巢功能,抑制排卵;被认为是不孕不育和生殖腺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。
孕酮(P)的临床意义:
1、妊娠前10周检测孕酮:可作为对先兆流产和宫外孕的可靠诊断。
2、对子宫的作用:使子宫内膜细胞体积扩大,降低子宫的兴奋性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,抑制子宫收缩,安胎。
3、对乳腺的作用:促使乳腺腺泡发育,为泌乳做准备。
4、产热作用:排卵后体温升高,与孕激素代谢有关。
5、排卵后期孕酮降低:提示黄体功能不全、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。
睾酮(T)临床意义:
血清T值升高,称为高睾酮血症,可引起女性不孕,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、肾上腺皮质增生、多毛症、闭经肥胖症及女性男性化。
雌二醇(E2)的临床意义:
1、促进卵巢、输卵管、子宫等性器官发育成熟。
2、刺激并维持乳房发育,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出现。
3、促进成骨细胞活动,加速骨的生长。
4、用于体外受精监测,预测卵细胞的回收时机。
5、升高可见于妊娠及卵巢瘤,降低见于卵泡发育不良,卵巢功能低下及卵巢功能早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