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有不少的患者对精液检查的认识有下面几个误区。
第一个误区:男方身体很健康,精液检查不用做。
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,觉得生不出孩子是女方的事,丈夫总怪妻子“一块咸碱地,种啥都不长!”所以,有许多不育夫妇治疗多年,但一直是女方在医院奔波,男方不愿做最基本的检查。
第二个误区:如精液检查结果正常,那就是女方的问题。
检查结果正常≠可以生育。
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只可以从精液的量、气味、颜色、液化时间和精液中精子的数量、活动力、活动率、形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,而精子内部结构的正常、受精能力和遗传物质的完整是无法得知的。即只能了解其“外在形象”,却无法知道其“内在质量”。
另外,在所有的不育夫妇中约有10%属于原因不明性不育,夫妇双方目前可以做的所有检查可以是正常的,但就是不能怀孕。有的夫妇由于不能生育而离婚,当他(她)再次结婚时,又很容易怀孕了。所以,如精液检查结果正常,在女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后,如果基本正常,那男方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。
第三个误区:精液常规检查一次就可以了。
我们知道,男性的精液的状况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,与取精与上次射精的间隔时间、取精前2周有无洗桑拿、有无服用影响精子活力的药物、检查的人员机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。所以,一次精液的检查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反应精液的真实状况。
为此,世界卫生组织特别要求精液常规检查要在2周内连续检查2次以上才可以根据结果下诊断。所以,我们在拿到报告后不要急于下结论,特别是结果不正常的,有时要连续3次后才能明确。
全面了解精液检查
正规的精液检查应包括:精液量,精液液化程度,粘稠度,精子计数,精子活率、活动力,精子生存能力及精子形态等。若需进一步了解精子生存能力,还应检查精子穿透宫颈粘液的能力和抵抗各种化学因素的能力等。目前较为普遍开展的是精液常规检查,即检查精子计数、精子活率,即活精子的比例和活力(即活精子的活动能力),以及精子形态。
须知:采取精液前的3—7天应无性活动。精液由病人自取,在2小时内送到检验室。在转送过程中注意保温(大致维持于体温状态)。精液应置于干净、干燥的玻璃瓶内,且须是全部精液。